環保署公布台版塑膠微粒調查,被排進海洋中的塑膠微粒,不僅在養殖、野生貝類中發現,連自來水中都有檢出。醫師認為,塑膠微粒進入海洋,恐攜帶海洋汙染進入食物鏈,如雙酚A、戴奧辛、多環芳香烴以及重金屬等,危害人體,至於塑膠微粒本身對健康的影響,有待更多研究。
塑膠微粒對環境及健康的影響,是全球關注議題。台北榮總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表示,塑膠微粒的材質多為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(PET)、尼龍(Nylon)、聚乙烯(PE),其中的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被認為是環境荷爾蒙,若進入人體,可能影響內分泌。
另外,楊振昌說,塑膠微粒進入海洋中恐沾染海洋汙染物,塑膠微粒材質屬「親油性」牙齒矯正,海洋汙染物多元,塑膠微粒容易沾上雙酚A、戴奧辛、多環芳香烴以及重金屬等,雙酚A會影響內分泌、戴奧辛、多環芳香烴會導致癌症等。
活動假牙的使用壽命有限,需要定期更換。老人習慣長期戴一副假牙,適應了以後就一直戴著一副假牙不更換。還有些老人覺得更換活動假牙過程麻煩,覺得活動假牙不更換問題也不大,實際上,一副假牙戴的時間過久,會加速牙槽脊的吸收萎縮,牙床會加速變低,建議老人每五年左右考慮重做新假牙。那麼老人戴活動假牙要如何做好假牙和口腔護理呢?首先飯後要取下假牙沖洗乾淨,漱口後再戴上。睡前把假牙摘下沖洗乾淨後浸泡在涼水中,不要用熱水或酒精,會使義齒變形。也可以使用假牙清潔液浸泡。如果戴假牙過程中出現壓痛、鬆動、咬合變低等情況,應該盡快回診,修改或更換不合適的活動假牙。就算沒有任何不適,也建議患者定期每隔半年到牙醫處檢查,發現並預防假牙的一些早期問題。本身已經無牙老人也要每天早晨用軟毛牙刷來刷洗牙齦、牙槽、舌頭與上齶。有的老年人舌苔較厚,易黏附食物殘渣,可用舌苔專用刷輕刷舌苔。對於牙齒的護理很多老年人觀念薄弱,對不清潔假牙威脅健康認知也不夠全面,以至於讓活動假牙對身體造成傷害還全然不知,所以老人一定要特別關注自己的假牙,這樣才能在發現不適應、不舒服及時調整。
台大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姜至剛指出,塑膠微粒是塑膠產品的裂解物,時至今日,已經很難從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完全去除,若塑膠微粒在環境中的量太大,對生物體的干擾無法避免。不過,目前自來水中雖有發現,但應可透過淨水減少至可應用的標準,再來就是,避免塑膠微粒,全民限塑已刻不容緩。
楊振昌隱適美也請大家不用恐慌,塑膠微粒的粒徑若大約在二到五公釐(mm),一般來說,可進入人體代謝排出。楊振昌認為,塑膠微粒出現在自來水中,可使用逆滲透過濾處理,這方面政府應協助國人,為國人飲用水把關。
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,塑膠微粒是新議題,對於人體攝食後,會在人體停留多久或引發病變,有待更多研究。這次調查會加速國內外研究進度,國人也應活動假牙該格外重視海洋及環境汙染的問題。
一開始戴隱適美最痛苦的就是拆裝牙套了。因為在裝牙套前我才剛把貼紙光療指甲卸掉,所以指甲變得很軟很脆弱,扳牙套的時候就斷裂了,所以戴牙套千萬不要做指甲啊!
後來我就從外側單邊拆,但是每次下排牙齒拆到一半就會夾到我的臉頰而破洞流血,前兩天夾到我的臉都快爛掉了。想吃東西又拆不下來,一邊拆一邊流口水,覺得好痛苦。
我在Youtube查大家都怎麼拆牙套,發現其實用衛生紙來增加摩擦力就可以很快拆掉,不過用衛生紙是硬扳開而不是用指甲摳開,不知道久了會不會傷牙齒。不過確實比之前快很多而且不需要用到指甲。第一副戴了三天,我的主治醫生還打電話問我戴的怎麼樣。他告訴我千萬不可以從外側拆,這樣很容易刮傷牙齦導致牙齦萎縮。網路上也說不要單邊拆,牙套容易變形。所以最好的方式還是按照說明書,從臼齒內側摳開,兩隻手抓著往前輕輕推開。